图片 中国历史人物对联的研究及创作(赵雪松)(6)_牛牛赌博app下载|网赌放水征兆推荐**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2017年

中国历史人物对联的研究及创作(赵雪松)(6)

2013-11-07 08:26 点击次数 :

  这副对联非常简练,但所表述的情义却非同一般。上联称赞了李冰父子二人治水的功绩,将其与传说中的大禹相提并论,赞誉之高,无以复加。下联则具体评论了李冰的治水经验,认为他提出的“深掏滩,低作堰”的方法已经经过了千年的考验,还将继续流传下去,遗惠于子孙后代。这副对联是以李冰父子两人为对象的对联,这在祭奠型对联中不为多见。有人评价这副对联的特点是:简明扼要,易读易记。笔者认为它最主要的特点还是高度概括,评点精当。

  从上面所列举的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祭奠型人物对联的确是表达人们对先祖、先辈中不朽人物的景仰心情的一种最佳方式,而且从字里行间渗出的情感,饱含了庄严和庄重,虔敬和尊崇这样几个特点。

  3、祭奠型人物对联(之二)

  我们已经将庄严、庄重、虔敬、尊崇归结为祭奠型对联的特点,这是从它整体上给人的感觉来讲的。倘若仔细分辨这些对联的内容,不难发现,人们在撰写这类对联的时候,是根据人物对象的不同,作者感受的不同,时代环境的不同以及学养身份的不同,而从不同角度破题切入,激扬文字,传情抒臆,评鉴品藻的。正因为写作者主观上的诸多不同,也就造成了这类对联在内容的展现风格、表达方式上的不同。同是对历史人物的祭奠与怀念,有的采用高屋建瓴式手法,对所撰写的对象进行宏观和抽象的定性;也有的采取浓缩概括生平的方式,具体地宣扬对象的功劳业绩;还有的则认为对象的事迹已为后人耳熟能详,联中便并不涉及具体事迹,只以彰显其个性、宣传其品德、展示其魅力、弘扬其精神为主要目的。因此,我们不妨根据刚才的归纳,将祭奠型对联依其内容再分解为如下几种不同模式:

  a、高屋建瓴,宏观定性类;

  b、引述生平,宣传业绩类;

  c、弘扬品格,彰显精神类。

  我们分别来看看这三种不同模式的人物对联的特点。

  (1)高屋建瓴,宏观定性

  前面所举的于右任先生撰写的青城山古黄帝祠对联,就是属于这一类别的。撰写这一类别的对联,需要作者对撰主——也即对联的写作对象,这里暂且借用人物传记这一体裁的术语来作为我们研究的工具——的个人事迹有全面的把握,更在此基础上,以全部历史和整个时代为纵横坐标,站在一个足以俯瞰具体历史事件的高度上,反思和透析人物的盖世功绩和卓越意义。下面我们看一首题写于安徽亳县华佗庵的对联:

  汉献之时恨未医国;
  神农而后赖有传人。

  华佗,是东汉献帝时候的名医,他医术精深,不仅在外科方面成为一代医祖,同时还精通内科、妇科、儿科以及针灸等等。他在医学上做出的最著名的贡献是发明了麻沸散,作为麻醉药物,用在外科手术上。麻沸散据说是世界上最早的麻醉药物。当时,帝室衰微,大权旁落,诸侯混战,天下大乱,本身是军阀,同时也是诗人的曹操曾写诗描绘当时的情况说,“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在这样的生活境况下,百姓的日子可想而知。饥馑和战乱造成百姓流离失所,当然也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身体健康。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华佗背着药囊,走便了中原大地的许多地方。他行医各地,医治、救活的人无以计数,人们将他誉为“神医”。华佗虽然“活人无算”,但眼看着社会的腐败与混乱,他却更有志于报效国家,拯救社会,只是他的这一理想无法得到实现。华佗后来被曹操借 口杀害,他的治国抱负终于落空,但作为一代神医,他的名字却同样彪炳于史册。

  在中国古代,人们将救死扶伤,替人治疗身体疾病的人称为医生,借此引申,又将那些具有治国安邦之才,能够替陷于内忧外患的国家排忧解难的人称为“医国手”。华佗的更高理想是当一个医国手,所以《后汉书·华佗传》说他“耻以医为业”——这使我们想起了鲁迅。鲁迅当年赴日本留学,正学的是医科。但他在目睹中国因落后而受尽帝国主义侵略的种种事实之后,毅然放弃学医,转而走上以笔为枪的“呐喊”之路,要诊疗中华民族沉疴深重的心灵。

  神农尝百草,是中国远古时代的一个动人传说。正是他亲口尝过百草之后,才发明了中医药,为中华民族创造了宝贵的医学遗产。但神农的功劳还不仅于此,他还是农耕文明的创立者,促使人们由采集渔猎步入到农业生产的生活方式。

  正是如此丰富和深刻的背景,烘托了这副对联所要表达的主题。该联尽管文字十分浅显,但它的确传达出一种宏大的意境,让人读后顿生敬仰之意。

  再举一个例子,巩县杜甫墓前的一副对联。

  歌吟总带忧民泪,
  颠沛仍怀爱国心。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诗歌史上最灿烂耀眼的一颗巨星,被后人誉为“诗圣”。前面说过,他的诗歌作品特色鲜明的一点就是恪守严谨的格律。他自己写诗,总是反复推敲,一定要找到最满意的词句带才行,绝不会稍微马虎敷衍。“语不惊人死不休”,这句著名的话,就是杜甫对自己写作经验的高度总结,也是对自己创作过程的自觉要求。但是,人们之所以推崇他的作品,更主要的一点是,他的作品始终把对时代的关注和对人民的关怀放在首位。他生当大唐帝国从开元盛世朝着安史叛乱,天下分崩的局势转化的时代,历经了战乱的颠沛流离,饱尝了人间的各种苦难,看尽了民众所遭受的困顿,因此,他的诗歌,尤其是中、后期的诗歌作品,真实地纪录了当时的所见所闻,将兵燹战火对社会造成的巨大破坏、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以及自己感同身受的深切忧患情怀尽皆倾注于笔端,而这些感人的笔触深深地打动了同时代乃至后世每一个读者的心灵。正因为这一点,杜甫的诗歌被人独一无二地称做“诗史”。“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读到这样的诗句,谁不会热泪盈腔,感慨系之?这副对联的作者并没有将杜甫的生平经历和诗歌成就做丝毫的介绍和夸耀,而是直截了当地对他的诗歌本质做出高度概括,由此凸现出他作为一个忧国忧民的“人民性”诗人的高大形象。

  巩县杜甫墓前还有另外一副对联,在写作手法上与此相同。

  以忠爱为心,国步多艰,匡时句出惊风雨;
  为生民请命,痌瘝在抱,警世诗成泣鬼神。

  这副对联立意上与前一副对联有异曲同工之妙,但笔墨更浓烈,感情也更沉郁。联句中化用了杜甫本人的诗句:“落笔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因此更突出了杜甫作为“诗圣”的特点。

  2)引述生平,宣传业绩

  这一类人物对联,用现代文艺理论来解释,就是具有“写实”的特点,也就是说,作者会将撰主独特的经历和事迹在对联中具体展现出来。但是,对联毕竟不是报告文学,也不是小说,它是受到严谨的格式限制的“诗歌的变体”,因此在表现撰主的个人经历上必然与散文体的其它艺术形式(包括小说、报告文学和一般散文)有着巨大的区别。由于受到篇幅和格律的限制,它在展示对象的事迹方面,只能以高度概括的方式,拣精撮要,画龙点睛,将人们所熟悉,同时又是撰主生平当中最典型的事件概述之。当然,引述生平,宣传业绩并非就事论事,而是要借此形成对撰主的肯定和推崇的意思,因此,对联写作者有时会在介绍撰主个人业绩的基础上,加以适当的评点议论,籍以提升对联的气势、品格与境界。下面我们来看一看这一类对联。

  三顾感殊知,西取东和,远谟早定三分鼎;
  两川臻大治,南征北讨,遣表长留两出师。
                ——成都武侯祠对联

(责任编辑:coco)
文章人气:
  • 《母亲母亲》金国秀历
    《母亲母亲》金国秀历史人物原型介绍及罕见珍贵照片,金国秀人物原型图片(袁立饰演)...
    《母亲母亲》金国秀历史人物原型介绍及罕见珍贵照片
  • 数学竟可预测历史趋势
    数学竟可预测历史趋势?科学家称准确率达65%---国康涅狄格州大学数学家彼得-图尔奇表...
    数学竟可预测历史趋势?科学家称准确率达65%
  • 科学家称数学可预测历
    文明的兴衰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方程式预测吗?美国康涅狄格州大学生态学家与数学家彼得-...
    科学家称数学可预测历史趋势:准确率65%
  • 通达信集成版分类股票
    通达信集成版分类股票 区间分析 历史行情 强弱分析 热门板块报表菜单操作 ,软件应用,...
    通达信集成版分类股票 区间分析 历史行情 强弱分析 热门板块报表菜单操作
首页 | 新闻 | 财经 | 军事 | 百科 | 科技 | 数码 | 汽车 | 游戏 | 娱乐 | 体育 | 文化 | 教育 | 房产 | 旅游 | 健康 | 女性 | 明星 | 美女